开栏语
出租车是城市流动的名片,是展现城市文明的一扇窗口。人们往往会通过对一座城市出租车的印象,联想到这座城市的整体文明程度。
近年来,我市出租汽车行业以巩固和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契机,制订了“励精图治,三年打造西部、全国出租汽车行业”奋斗目标,以促进出租汽车行业规范管理,提高行业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为出发点,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规范驾驶员服务行为“两个规范”为抓手,在全行业全面开展了加强行业法规、管理体系建设、出租车运力投放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工作业绩。
如今,“成都出租车正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已成为更多市民的广泛共识,“成都出租”成为全国不再只是遥远的梦想……
中心城区“打的难”对于广大市民来说,是一个困扰出行的难题;对于成都出租车行业而言,同样是一个必须正视同时还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巨大的困难,成都租车公司(www.cdwhcar.cn/)行业的管理者们深入细致地开展了一场全面缓解“打的难”的行动:从2007年以来,成都中心城区出租汽车数量从8215辆增加到9515辆,2010年将再增加1000辆,达到10515辆的规模。尽管“打的难”的状况还不可避免地存在,但是,看到成都出租汽车行业实实在在行动的市民相信:随着成都出租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和城市综合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困扰市民出行的打的难题终将一去不复返。
不容回避的发展不足
时间回拨到2007年,距离成都中心城区上一次增加出租车的2001年,已过去了五六年,“打的难”已逐渐成为困扰市民出行的一大难题。在当年7月召开的“成都市中心城区2007年新增出租汽车运力决策听证会”上,市交委出管处向听证代表陈述了调查报告结果:中心城区出租车数量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规模不相适应,与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不相适应,“成都中心城区出租车发展不足”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市交委出管处相关负责人说,从当时的数据来看,中心城区拥有的8215辆出租车只能满足每日74.3万人次的出行需求,而当时中心城区市民的实际出行需求量则已经达到80.5万人次,有6.2万人次的差距,“可以说,成都中心城区出租车发展不足的‘症状’非常明显。”
根据这一情况,市交委提出了适度增加我市中心城区出租车数量,缓解城区“打的难”现状的建议,得到了绝大多数听证代表的认可。
快马加鞭的发展速度
“增加出租车数量,缓解打的难题”逐渐成为共识,但是,出租车如何增加?增加多少才能既满足需求,又不造成对行业的冲击?能不能以新增出租车为契机同时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一系列问题摆在管理部门的面前。
经过反复细致地调查研究,市交委最终决定采取全新的以服务质量为导向的公开出让方式确定新增出租车经营权受让人,不仅提高了准入门槛,对企业的服务质量更是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企业取得经营权后若出现违反出租车管理规定或服务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其经营权由市政府授权主管部门无偿收回。
当然,对于每天驾车奔波在一线的的哥、的姐而言,新的出让方式让他们彻底摆脱了过去那种车辆挂靠、一次性“买断”、“高额承包”等方式带来的巨大风险,新出租车驾驶员与企业签订的将不再是过去那种租车开的“经济合同”,而是“劳动合同”,的哥、的姐成为公司的一名员工,每月按照一定的方式领取“工资”,并可享受公司购买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工作有了充分的保障。
以服务质量为导向的出让方式,为成都中心城区出租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此后,成都出租车的发展大大提速。从2007年9月到2009年9月,短短两年时间内,成都中心城区出租车的数量从8215辆增加到9515辆,2010年初将再增加1000辆达到10515辆的规模,基本解决了由于出租车数量不足造成的“打的难”状况。
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为市民提供满意的出租汽车出行服务是行业一切工作的前提,“我们有信心把这项工作做好,用三年的时间把成都出租打造成西部、全国的出租汽车行业。”
对于成都租车公司近两三年来的变化,许多市民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成都‘打的难’的现状不容回避,但主要原因还是前些年发展有些滞后,这两年的发展和变化让我们对今后的前景充满期待和信心。”本报记者 黄颖